关灯
护眼
字体:

第三章:落后

首页书架加入书签返回目录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

,这不是没有人想过,而是没那个资格,唯一的资金来源也就是靠着政府那点教育拨款,甚至是各种捞偏门,那时候的汪正国对各大名校的教授、研究员们申请项目之后的那种风光,可是羡慕的紧。

    刘教授骤然间听到汪正国这话,想都没多想,直接就笑了,这个学生还真是不知道情况就乱说,要是这些项目那么容易就能申报到,自己就不用如此愁眉苦脸,某种意义上来说,这时候的蜀大在光学工程科研项目资质上,还真不怎样。

    “你这话说的就只是表象而已,真以为科研项目就那么好申请?你看看,就我们这实验室,头上天花板动不动就掉一块水泥下来,地面也是坑坑洼洼,甚至连这些设备动不动就要罢工。而这次新项目的申请,都是要审核实验室硬件的,我们这是百分之百的过不了。难啊!”

    这又才回到办公桌前面,还招呼这汪正国也坐过去,看样子教授今天的心情确实是不太好,想找个人摆谈摆谈,而实验室里面唯一的一个学生兼助手,自然就是他说话的目标了。

    将面前的一份文件毫无保留的推到汪正国的面前:“你自己也可以看看,就现在这项目,若是能够申请下来的话,我们实验室肯定能够迎来鸟枪换炮的大发展,但是我现在也犯难了,咱的基础硬件设施不足,所以没办法!”

    对于这份文件,汪正国是没有必要细看,也只大致看了一下标题之后,就往后面项目申请资质方面投入重点关注,而这好几页的资质要求甚至都还没来得及看完,汪正国就直接不用再看下去了,光是实验设备要求一项,直接就把现在的光学实验室拒之门外,更何况后面其它的相关要求,这也难怪刘教授如此郁闷。

    回过头再看项目课题:树脂透光材料在精密光学镜片领域的制造工艺。

    课题很大气,听起来就给人一种高大上的感觉,甚至就连汪正国都对这项目感兴趣了。特别是看到树脂材料镜片的时候,想起自己上一世鼻梁上的大啤酒盖,那都是各种莫名心酸,好在现在这具身体居然视力还挺好,这也是汪正南唯一感到高兴的地方。

    再看这个项目的时候,就不得不承认它对汪正国很有吸引力,之前汪正国跟着刘教授已经做过关于硅酸盐玻璃的镜片快速研磨的项目,所以汪正国昨天就想着将技术实用化,以学校三产公司的名义整一个普通的光学镜片厂出来,生产一些消费级眼镜镜片什么的,还是大有作为。

    现在又有新项目要在树脂透光材料上下功夫,用树脂透光材料做精密光学镜片,这简直就是神来之笔,相比传统的硅酸盐玻璃而言,树脂材料来做眼镜镜片,实在是不知道要好了多少倍,从成本、透光度、重量上来说,都是完胜!

    若是这次真的能够把树脂镜片做出来,汪正国就一定会把眼镜镜片这个行业做出来,有树脂镜片这一核心技术做底牌,那绝对是神挡杀神,现在市面上的普通硅酸盐镜片的眼镜,还能有什么竞争力可言。

    对于树脂镜片,这东西汪正国太熟悉了,上辈子作为深度近视的人,每一次配眼镜都是艰难的选择,在玻璃和树脂材料之间,汪正国还特意找了资料看看两种材料的区别,这才知道树脂光学镜片大规模进入国内,那都是九十年代之后了,而且那时候还是国外眼镜巨头以进口方式带进国内,而在国外市场,实际上早在六十年代就已经开始实用化。

    树脂材料来做透光部件,这个是很早就得到了业界认可,便宜、耐用、不易碎,容易制造,这些都是它相对与传统硅酸盐玻璃的绝对优势所在。

    国外通过六七十年代的研究,在树脂材料技术上有了很大的进步,但国内在这方面,实际上也就仅仅是局限于普通的廉价透光材料领域,在高端一点的精密光学器件上面,现在国内还真就没有谁敢用树脂来制做,这些都是基础科学技术落后所造成的原因。

    现在国内拨乱反正,为了要追赶先进水平,从学校的科研层面来研究国外六十年代的树脂光学镜片技术,这也无可厚非,八十年代的国内科研学术界都是这样,唯一的目标就是赶快补上六七十年代落下的技术。
上一页目录下一章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