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2、第2章

首页书架加入书签返回目录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

人情练达,才招呼了两声话匣子就打开了,不怯不臊,态度自然大方,她有点吊梢眉,眉峰一耸,狭长的凤目流盼生辉:“先生好生眼熟,我记得好像在哪里见过,是在哪里见过呢?瞧我这记性差的,愣是想不起来了。”说着还连连自责着拍着脑袋。

    邢先生道:“二奶奶你定是记错了,我同二奶奶没有见过。”

    “哦?”邵玉芳轻轻笑道:“一定是见过的,我隐隐地有印象,仿佛是去年,还与先生说过几句话呢,只是先生您贵人多忘……”

    “二嫂定然是记错了,”喻三爷道,“这位邢先生是扬州人,年轻时就常住扬州,近年来,上海的人家请邢先生的多了,邢先生才来上海的,年初举家来的。”

    邵玉芳愣了一下:“原来是邢先生您啊,久仰久仰。我说怎么如此眼熟呢,我还是见过您的,去岁有段时日,马家生意上总是磕磕绊绊的,请您去家里做了场法事,当初我在马家同马太太打牌呢!不过先生您真的像我们上海土生土长的人一样,完全没有江北话的口音。”

    邵玉芳舌头伶俐地说,笑容大大方方的,她虽是地地道道的上海人,却也跟喻三爷一样不讲上海话了,因她有个牌圈子,圈里的都是当初从北平来的阔太太,讲着一口标准的北平话,玉芳一年前通过隔壁的廖太太认识她们的,廖太太原来也是北平人,因为廖先生官职调动来上海的。初在一起打牌,牌桌上的玉芳激动时不小心说了句上海话,廖太太听不懂,与其他官太太们一道说笑,说上海话听着真有意思,玉芳不由红了脸,自此不讲上海话了,如今张嘴已是一口流利的北方腔了。

    没见过谎话说得如此麻溜的,这位二奶奶为人真是玲珑,邢先生心道,口上笑答:“老早辰光就决定搬到上海来了,所以早早地就想过口音这事体,下趟要在上海混吧,怕人家看不起,就学话这事体,还是下了一番工夫的。”

    邵玉芳点了下头,这才想到了什么,怪道:“咦?三爷今儿个请邢先生到家里来,是为了仙逝的老太爷还是为了什么事?”

    “哪里是为了死了的老太爷!是为了咱们的六小姐!”

    邵玉芳闻声一见,吊梢眉便微微地拧起来,这过来的人正是二姨太,喻二爷的生母,石氏。很显然,这个婆婆,邵玉芳是不怎么喜欢的,在邵玉芳眼里,石氏没有一点智慧,话说得不漂亮,哪壶不开提哪壶、弄得人心里跟扎了刺头儿一样。可若说她不懂察言观色吧,她偶尔又很会见风使舵,揣着人的心思极尽怂恿或挖苦之能事儿。

    这个二姨太也不讲上海话。事实上,喻公馆里没有多少人讲上海话,几个上了年纪的长工、老妈子和临时的上海本地仆人讲,老太太的儿子儿媳、孙子孙女偶尔也讲上海话,不过在老太太跟前就只敢讲北方话了,喻老太太不是上海人,年轻的时候从北平流落到上海来的,虽已在上海生活多年,可依旧不大懂上海话,她教喻氏的子孙打小学北方话,进门的媳妇和年轻些的下人也讲北方话,不会的就学。日子一久,大家也就习惯了,这是原因之一,之二便是:喻氏乃商贾之家,成年的男子跟外地人、外国人打交道得多,讲普通话是为图生意之便了。

    “怎么是为了六妹呢?”玉芳一时不解,有些疑惑地望向喻三爷,喻三爷待要开口,又被二姨太抢了话去:“我那丫头娟子刚刚来跟我说的,说咱们的六小姐啊也不知道是怎么回事,不到半日就出现了中暑的征兆,两三个时辰的工夫就……就没得治了,张先生刚才过来扎了两针,好不容易醒了过来,将将咋了咋嘴巴,又晕了去,众人手忙脚乱地去抢德律风,将西医、中医叫了个遍……我站在房门外看了一眼,看见太太眼睛都肿成桃儿了,喻全近前跟她说三爷回来了,太太想站起来,可浑身都已经瘫软了,站都站不住,大家都拥上去扶……看得我心里头实在是难受,不敢进去呢!”二姨太说着,拿手绢擦了一把眼角,又狠狠抽泣了两声,却是不见泪渍。

    邵玉芳仔细审度喻三爷的脸色,难怪如此黯淡无光,平日里最不迷信的人既然请了邢先生到家里来,说明那小姑子的病确是来势汹汹的,便又追问道:“那祖母现在知道么?”说话的间隙,喻三爷淡淡扫了二姨太一眼,一言没发,请邢先生先离开了。

    “太太怕她老人家知道了受不住,不敢叫人惊动呢。”二姨太说时,眼角的余光一直盯着喻三爷的背影,见人走出了百步的距离就直言不讳了:“依我看,人怕是不行了,唉,老爷要一个礼拜才回呢,可能就见不到闺女最后一面了……”
上一页目录下一章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