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第955章 太残暴了

首页书架加入书签返回目录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

    当丽贝卡·莱维微微醒酒,睁开眼,看向身边,没有赵传薪身影。

    但是床边放着整齐的三摞衣服。

    每一摞还挂着硬纸标签,用印刷体分别写着:丽贝卡·莱维,妮娜,唐群英。

    丽贝卡·莱维开心的笑了。

    丽贝卡·莱维的衣服是毛呢料宽松驼色大衣,羊绒料黑色半高领针织衫,一条鸦青色四时扑带花朵的花綀面料长裙,下面则是一双精巧的黑色小皮靴。

    旁的都不提,单说那条长裙,丽贝卡·莱维抚摸其上,但觉面料闻所未闻。

    花綀是一种奇特的面料,宋朝时期特指丝麻混纺。

    临川上饶之民,以新智创作醒骨纱,用纯丝蕉骨,交相捻之。

    在当时价格高昂,非富贵者不可得。

    其实是用一种色白而细的黄草芯儿,麻,真丝,现在又添加上了羊毛的混纺丝织品。

    中国人才智卓绝,心灵手巧,能工巧匠数不胜数。

    赵传薪素来以匠人自居,喜欢搜罗稀奇玩意儿。

    这料子就是当时随手买的。

    做出的裙子果然非同凡响。

    丽贝卡·莱维抖落开,见裙子大概右腿处,还竖着绣了两行字:生不怕京兆尹,死不畏阎罗王。

    唐朝时期盛行纹身,长安有个叫张干的家伙,在左右胳膊上刺上了这两句话。

    中华的各种文化到了下个世纪为何会没落,乃至于断层?反而让棒子他们口头上据为己有?

    不是说不好,也不是没有缺陷,只是啃古的人太多了,他们觉得祖宗的东西可以一成不变,一定是极好的,不必做出改变和进步的。

    不懂得推陈出新与时俱进,必然没落。

    后来刮起了小股国风潮流,勉强扳回一局。

    赵传薪先一步行事,用古料作今裙,传统保守的裙式上添点带叛逆元素的装饰。

    庄重里带着时尚,时尚中带着叛逆。

    丽贝卡·莱维穿上这一套,照了照全身镜,顿时对赵传薪手艺惊为天人。

    实在是每个细节都十分考究。

    譬如裙子右腿处绣上的字迹,用的是一种全新的狂放飘逸字体,一看就是赵传薪首创。

    而字迹绣于膝盖上侧,拉升裙子重点,加上腰线高,更显得高挑,走路时让两条大长腿看着更加浑圆饱满。

    毛呢大衣和半高领针织衫以及靴子很素,但裙子以花多为盛,加上两行字来点睛,无论在哪都是整条街上最亮的仔。

    因为那两行字和丽贝卡·莱维的性子形成鲜明反差,有种反差喜感。

    针织衫和靴子还特意撞了一下色。

    丽贝卡·莱维知道明天是大年初一,非常隆重,便脱下这身衣服,等待明天再穿。

    她忍不住翻了翻唐群英和妮娜的衣服。

    两人的一套行头,从面料到款式上也是有说道的。

    譬如唐群英的衣服上绣着字迹:此老方扪虱,众雏争附火。想当训诲间,都都平丈我。

    这有个故事,讲的是在一间私塾里,先生的文化水平感人,教授《论语》的时候,将“郁郁乎文哉”,误读成了“都都平丈我”。而学童四五六不分,都跟着读“都都平丈我”。

    某天,另一個先生到学堂,听了之后捧腹大笑,要给这群学生改过来。

    结果学生都觉得新来的先生是错的,一哄而散。

    新来的先生懵逼。

    当丽贝卡·莱维兴致勃勃的将衣服送给妮娜和唐群英后。

    唐群英起初觉得这一身衣服非常漂亮。

    旋即看到了那一首打油诗,不禁咬牙切齿。

    这赵炭工,究竟是想表达什么呢?

    他是想让我别太严肃,要诙谐?

    还是说,他觉得我做的未必是对的,或许给后人开了个坏风气,将来会积重难返?

    唐群英又照了照镜子,哼了一声:“我还偏就穿了!”

    ……

    赵传薪去澳岛的时候,澳岛很热闹,但李梓钰府上却冷清异常,只有他们兄妹俩吃饭。

    赵传薪始料不及,手里还提着一瓶烧锅和一瓶拉菲呢。

    “咋就你们俩?”

    李梓钰见赵传薪突然而至,赶忙起身:“都遣回家过年了。”

    他对赵传薪的神出鬼没已经习惯。

    李梓宁起身,扭扭捏捏说:“掌门,新年大吉。”

    赵传薪隐蔽的狠狠地掐了一把她屁股:“梓宁啊,新年好。”

    “唔……”李梓宁压抑并兴奋着。

    对喽,就是这种感觉。

    赵传薪见她如此,又狠狠地掐了一把。

    好这口就满足她。

    “嗯……”李梓宁闷哼一声。

    李梓钰诧异道:“梓宁,你怎么了?”

    “哥,没,没什么……”

    赵传薪坐下,倒了一杯酒:“来,咱们走一个。”

    咕咚,酒盅内的烧锅一饮而下。

    李梓钰:“……”

    他酒量一般,硬着头皮喝了下去。

    旋即面红过耳。

    李梓宁酒量颇佳,面不改色,还朝赵传薪挑了挑眉。

    在赵传薪看来,这就仿佛在说:来啊,虐我啊。

    于是赵传薪一点不惯人,斟满一盅说:“来,梓宁,咱俩喝一个。”

    咕咚,两人又干一杯。

    “来梓宁,咱俩再喝一个。”

    咕咚。

    李梓钰劝道:“好了好了,吃点菜。”

    李梓宁双颊微红,挥手说:“哥,你别管!掌门,我们再喝一个。”

    李梓钰:“……”

    赵传薪和她连喝六个。

    李梓宁飘了。

    赵传薪乐呵呵起身:“我还要去港岛,你们继续吃。另外我这里有份计划书,是荷兰皇家壳牌石油公司准备在澳岛建立分销点的章程,你看看,对澳岛的税收很友好。”

    李梓钰接过计划书,没说什么,李梓宁却摇摇晃晃起身,挑着柳眉问:“怎么了?掌门,想要逃么?”

    赵传薪佯装去扶李梓宁的时候,趁机在她腰间一拧。

    “啊……”

    声音十分销魂。

    李梓钰皱眉:“梓宁,酒量不佳就别硬喝,成何体统?”

    “我……”

    李梓宁心里有气,但不敢说赵传薪掐她。

    赵传薪龇牙:“走了。”

    ……

    赵传薪对自己的管理能力非常没信心,所以他此时在玩一种很新的东西。

    没有哪个掌权者,能像他这般兼顾多地,尤其是没有客运飞机的时代。

    港岛,莲花楼。

    外面全是警察。

    莲花楼搭上了台子,台子上挂着一条长红。

    这是从广-州传来的习俗,因为清末期间,广-州坊间的坊众通常自治,坊内有闸门、坊内团练和值事,每座街坊都有一座庙,坊众中代表出来议事叫庙议。

    当有人需要召集坊众举行庙议,就要通过传签,就像西北地区的鸡毛信。

    除此外,还有一种最高级的召集形式,就是贴出长红。

    港岛的广东人多,这种习俗就流传了下来。

    后世的黑帮电影中,还有拍卖长红的场面,但是那会儿的古惑仔基本已经忘记了长红的传统意义,更多是象征意义,或是显摆财力势力的手段。

    玄天宗能贴出长红,自然代表其威信已经如日中天,在港岛一呼百应。

    实际上也是如此。

    港岛在英国人的统治下,警署日渐腐朽,各种帮派层出不穷,起初还是维护自己人利益,后来便无恶不作,但凡涉及到利益削尖了脑袋向前。

    自从有了玄天宗,似乎又回到了庙议时期坊众自治的局面,警察想要勒索敲诈,得先问问玄天宗是否同意。

    而有人为非作歹,裁决团通常能帮苦主找到罪魁祸首,然后绳之以法。

    外面除了警察,还有各帮派的马仔。

    “玄天宗未免过于霸道,咱们没加入的帮派,活计都在夹缝中安插。”

    “谁说不是,这般下去,还哪有我等立足之地?”

    “就没人治治他们?”

    “有,看着吧,黑骨仁服软后,又新起了个十三义,新晋十二底双花红棍,听说连那大缸桃都不是对手。”

    “有好戏看了。”

    正说着,外面有个人推搡着人群:“让让,都挤在这里成何体统?”

    排山倒海力道传来,众人不由自主的被分开。

    大家全部转头,看见穿着一袭青色长袍的高大男人走入内围,他中发飘逸,负手前进,单靠两膀子就能将众人撞开……

    莲花楼内,设了十桌宴席。

    主桌为玄天宗副掌门李光宗、长老郑国华、裁...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章目录下一页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