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弹之论草艺术家

首页书架加入书签返回目录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

所建树的人。换句话说当的起作家的人并不仅仅是以写作为生,而且还应该在写作这个领域有所建树。致少也应该有一半部作品在国内获得较高评价。往高了说比如鲁迅,比如晋城人不得不提的赵树理。往低了说比如写了平凡的世界的路遥,比如写了抉择的张平。其他的诸如这位青年“作家”之类的,只能加以基本二字。 

    作家个球,不如叫sb更贴切。出来玷污作家干甚?

     

    不过这其实也并不能怪这位文学的积极爱好者,毕竟现在作家的门槛越来越底——如果愿意承担会费,有很多地方愿意给你发“作家”证,用那位的话来说是政府承认的。这其实不关咱鸟事,关作家的事。都说中国文化堕落,就是因为这样的作家越来越多了。 

    不光作家越来越多,形形色色的家也越来越多。歌唱家,表演艺术家,按照我的印象,好象只要年纪超过三十五岁,在一个领域混的时间稍长一点都能算家。礼记上说,比你大一倍的要像对待父亲一样对待他,大十岁的要像对待兄长一样对待他。现在引申的意义是大一倍称呼是家,大十岁称呼是老师。不过这样也没什么,毕竟是符合传统礼义之邦的礼义习惯。

     

    那天在本市一份纸媒体上看到一个人物专访里称呼被访人是“草根艺术家”再一看被访者资料,一九八二年出生,访问截止时其人不足二十五岁。奶奶的,我一九七七年出生算什么家?  

    我所掌握的他妈的能称为家的标准里,一是政府的评定,比如评上教授,研究员,技术员,工程师,一级演员,基本上都能称呼一声家。不过这太难,需要熬资历,拼关系,花金钱,动权利。二就是来自民间的呼声,比如伟大的史学家司马迁,伟大的文学家司马光。这比第一项更难,不但时间太长,而且有生之年都不能看见,所以就出来了第三个渠道——互相吹捧。  

    我不知道凭什么你就成了家,也不知道凭什么你就艺术家了,你创造过什么伟大的艺术产品?  

    当然,我知道有些人还多少有点廉耻感,不好意思说自己是“作家”于是曾有人暧昧地用一词叫“书者”娘希匹的,书者是指书法——这不是自己丢自己人嘛。  

    另外需要说明一点的是草根这个词我是喜欢的。作为一弱势群体,我们的社会地位就如草根,他是那么容易被人轻贱。但草根一词还有一个含义,就是取白居易的“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草根者,同时也表达了生命力的顽强。  

    以草根加于艺术家之上,有两层含义,一是草根阶层中的艺术家,但草根中有了艺术家,那就不属于草根阶层了,就像朱元璋当了皇帝他就不属于农民阶级了一样。第二则是像草根一样的艺术家,那既然是一个象草根一样的艺术家,那还家个屁?一个一文不值的艺术家还叫个球艺术家?      幸亏咱什么家也不是,幸亏我他妈的就从来他娘的没有想过当什么他奶奶的什么家。你要想当,我就想骂,谁让你找骂?  

    中国历史传说中有一种怪兽叫浑沌,其状如犬,长毛,四足,似罴(音皮)而无爪,有目而不见,行不开,有两耳而不闻。史记中又说是四大恶人之一。浑沌被用来形容是非不分,自以为是的人。

     

    所以,这一篇他母亲的算是咬文嚼字!
上一页目录下一章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