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第十一篇宋之志怪及传奇文

首页书架加入书签返回目录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

题诗于驿,后步野外,有牧童送酬和诗,云是前日一妇人之所托也。四曰谭意歌传,则为当时故事:意歌本良家子,流落长沙为倡,与汝州民张正字者相悦,婚约甚坚,而正字迫于母命,竟别娶;越三年妻殁,适有客来自长沙,责正字负义,且述意歌之贤,遂迎以归。后其子成进士,意歌“终身为命妇,夫妻偕老,子孙繁茂”盖袭蒋防之霍小玉传,而结以“团圆”者也。

    不知何人作者有大业拾遗记〔20〕二卷,题唐颜师古撰,亦名隋遗录。跋言会昌年间得于上元瓦棺寺阁上,本名南部烟花录,乃隋书遗稿,惜多缺落,因补以传;末无名,盖与造本文者出一手。记起于炀帝将幸江都,命麻叔谋开河,次及途中诸纵恣事,复造迷楼,怠荒于内,时之人望,乃归唐公,宇文化及将谋乱,因请放官奴分直上下,诏许之“是有焚草之变”〔21〕。其叙述颇陵乱,多失实,而文笔明丽,情致亦时有绰约可观览者。

    长安贡御车女袁宝儿,年十五,腰肢纤堕,騃冶多态,帝宠爱之特厚。时洛阳进合蒂迎辇花,云得之嵩山坞中,人不知名,采者异而贡之。帝令宝儿持之,号曰“司花女”时虞世南草征辽指挥德音敕于帝侧,宝儿注视久之。帝谓世南曰“昔传飞燕可掌上舞,朕常谓儒生饰于文字,岂人能若是乎?及今得宝儿,方昭前事;然多憨态,今注目于卿,卿才人,可便嘲之!”世南应诏为绝句曰“学画鸦黄半未成,垂肩亸袖太憨生,缘憨却得君王惜:长把花枝傍辇行。”帝大悦。

    帝昏湎滋深,往往为妖祟所惑,尝游吴公宅鸡台,恍惚间与陈后主相遇。舞女数十许,罗侍左右,中一人迥美,帝屡目之。后主云“殿下不识此人耶?即丽华也。每忆桃叶山前乘战舰与此子北渡,尔时丽华最恨,方倚临春阁试东郭皴紫毫笔,书小砑红绡作答江令‘璧月’句,诗词未终,见韩擒虎跃青骢驹,拥万甲直来冲人,都不存去就,便至今日。”俄以绿文测海蠡酌红粱新酝劝帝,帝饮之甚欢,因请丽华舞“玉树后庭花”丽华辞以抛掷岁久,自井中出来,腰肢依拒,无复往时姿态,帝再三索之,乃徐起终一曲。后主问帝“萧妃何如此人?”帝曰“春兰秋菊,各一时之秀也。”

    又有开河记一卷,叙麻叔谋奉隋炀诏开河,虐民掘墓,纳贿,食小儿,事发遂诛死;迷楼记一卷,叙炀帝晚年荒恣,因王义切谏,独居二日,以为不乐,复入宫,后闻童谣,自识运尽。海山记二卷,则始自降生,次及兴土木,见妖鬼,幸江都,询王义,以至遇害,无不具记。三书与隋遗录相类,而叙述加详,顾时杂俚语,文采逊矣。海山记已见于青琐高议中,自是北宋人作,余当亦同,今本有题唐韩偓〔22〕撰者,明人妄增之。帝王纵恣,世人所不欲遭而所乐道,唐人喜言明皇,宋则益以隋炀,明罗贯中复撰集为隋唐志传〔23〕,清褚人获又增改以为隋唐演义〔24〕。

    梅妃传一卷亦无撰人,盖见当时图画有把梅美人号梅妃者,泛言唐明皇时人,因造此传,谓为江氏名采苹,入宫因太真妒复见放,值禄山之乱,死于兵。有跋,略谓传是大中二年所写,在万卷朱遵度〔25〕家,今惟叶少蕴〔26〕与予得之;末不署名,盖亦即撰本文者,自云与叶梦得同时,则南渡前后之作矣。今本或题唐曹邺〔27〕撰,亦明人妄增之。

    〔1〕李昉(925—996)字明远,北宋深州饶阳(今属河北)人,官至右仆射、中书侍郎平章事。曾参与编修旧五代史,并监修太平御览、太平广记和文苑英华。据太平广记进书表所记,同修太平广记之十二人为吕文仲、吴淑、陈鄂、赵邻几、董淳、王克贞、张洎、宋白、徐铉、汤悦、李穆、扈蒙。

    〔2〕徐铉(916—991)北宋扬州广陵(今江苏江都)人。仕南唐,后随李煜入宋为太子率更令。下文李昉语见宋袁褧枫窗小牍卷上。所撰稽神录,宋史艺文志著录十卷。已散佚,元末明初陶宗仪编说郛卷三、卷十四有辑本。

    〔3〕宋白字太素,宋大名(今属河北)人,官至吏部尚书。曾参与编撰太平广记、文苑英华。

    〔4〕永乐大典明永乐年间解缙等所辑类书。初名文献大成,后更广收各类图书七八千种,辑成二二八七七卷,凡例、目录六十卷,定名永乐大典。已散佚,今有影印出版的佚文七三卷。

    〔5〕张君房参看本卷第79页注〔23〕。他曾主持修校秘阁所藏道书,摘要编成云笈七籤一二二卷。所撰乘异记,宋史艺文志著录三卷。

    〔6〕张师正字不疑,宋熙宁年间为辰州帅。所撰括异志,宋史艺文志著录十卷。

    〔7〕聂田生平不详。祖异志,陶宗仪编说郛卷六有辑本,无卷数及撰人姓名。清陶珽重辑说郛卷一一八著录徂异记一卷,题宋聂田撰。

    〔8〕秦再思生平不详。所撰洛中纪异,宋史艺文志著录十卷。

    〔9〕毕仲询宋元丰时为岚州推官。所撰幕府燕闲录,宋史艺文志著录十卷。

    〔10〕郭彖字伯象,北宋和州历阳(今安徽和县)人。由进士历官知兴国军。所撰睽车志,宋史艺文志著录一卷,宋陈振孙直斋书录解题作五卷。

    〔11〕洪迈生卒年,据钱大昕洪文敏公年谱,洪迈生于一一二三年,死于一二二年。

    〔12〕赵与旹(1172—1228)字行之,宋宗室,曾官丽水丞。所撰宾退录,十卷。

    〔13〕绿珠传宋史艺文志著录曾致尧广中台记八十卷,又绿珠传一卷。但马端临文献通考经籍考、晁公武郡斋读书志等书则以为宋乐史撰。鲁迅唐宋传奇集曾辑录。

    〔14〕杨太真外传宋史艺文志著录杨妃外传一卷,注云“不作作者”陈振孙直斋书录解题指明“杨妃外传一卷,直史馆临川乐史子正撰”鲁迅唐宋传奇集曾辑录。

    〔15〕滕王外传、李白外传、许迈传,宋史艺文志均著录,各一卷。前二者题乐史撰,后者不题撰者。

    〔16〕勘磨司据宋史乐黄目传作“磨勘司”

    〔17〕太平寰宇记北宋乐史编撰的地理总志,二百卷。成于太平兴国年间,内容以叙述地区沿革为主,兼及风俗、人物、经济、文化等。

    〔18〕秦醇北宋人。刘斧青琐高议所收赵飞燕别传署“谯川秦醇子复撰”温泉记署“亳州秦醇子履撰”余事不详。

    〔19〕刘斧约宋仁宗、哲宗时人,青琐高议卷首孙副枢序称之为“刘斧秀才”余事不详。青琐高议,近人董康据士礼居写本所刻,前后集各十卷,别集七卷。

    〔20〕大业拾遗记宋史艺文志小说类著录颜师古隋遗录一卷,传记类著录颜师古大业拾遗一卷。关于大业拾遗记本文与跋撰者问题,鲁迅唐宋传奇集稗边小缀曾云,此书“本文与跋,词意荒率,似一手所为。而托之师古,其术与葛洪之西京杂记,谓钞自刘歆之汉书遗稿者正等。然才识远逊,故罅漏殊多,不待吹求,已知其伪。”

    〔21〕焚草之变据隋书宇文化及传载,宇文化及等发动兵变时,司马德戡曾集兵城内举火与城外相应,隋炀帝闻声问是何事,裴虔通伪称:“草坊被焚,外人救火,故喧嚣耳。”炀帝信以为真,未加提防,遂被杀。史称此次兵变为“焚草之变”

    〔22〕韩偓(844—923)字致尧(一作致光),小字冬郎,唐京兆万年(今陕西西安)人,曾官翰林学士、中书舍人。

    〔23〕罗贯中及隋唐志传,参看本书第十四篇。

    〔24〕褚人获及隋唐演义,参看本书第十四篇及其注〔11〕。

    〔25〕朱遵度南唐青州(今属山东)人。好藏书,有“朱万卷”之称,隐居不仕。撰有群书丽藻目录等。

    〔26〕叶少蕴(1077—1148)名梦得,号石林居士,南宋吴县(今属江苏)人,曾任江东安抚制置大使,兼知建康府。撰有避暑录话、石林词等。

    〔27〕曹邺字业之,一作邺之,唐桂州(治所今广西桂林)人,曾任祠部郎中、洋州刺史。撰有曹祠部集。
上一页目录下一章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