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第八篇唐之传奇文上

首页书架加入书签返回目录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

〔21〕(见广记四百八十五),记贾昌于兵火之后,忆念太平盛事,荣华苓落,两相比照,其语甚悲。长恨歌传则作于元和初,亦追述开元中杨妃入宫以至死蜀本末,法与贾昌传相类。杨妃故事,唐人本所乐道,然鲜有条贯秩然如此传者,又得白居易作歌,故特为世间所知,清洪昇撰长生殿传奇〔22〕,即本此传及歌意也。传今有数本,广记及文苑英华(七百九十四)所录,字句已多异同,而明人附载文苑英华后之出于丽情集及京本大曲〔23〕者尤异,盖后人(丽情集之撰者张君房?)又增损之。

    天宝末,兄国忠盗丞相位,愚弄国柄,及安禄山引兵向阙,以讨杨氏为词。潼关不守,翠华南幸,出咸阳,道次马嵬亭,六军徘徊,持戟不进,从官郎吏伏上马前,请诛晁错以谢天下,国忠奉氂缨盘水,死于道周。左右之意未快,上问之,当时敢言者请以贵妃塞天下怨,上知不免,而不忍见其死,反袂掩面,使牵之而去;仓皇展转,竟就死于尺组之下。(文苑英华所载)

    天宝末,兄国忠盗丞相位,窃弄国柄,羯胡乱燕,二京连陷,翠华南幸,驾出都西门百余里,六师徘徊,拥戟不行,从官郎吏伏上马前,请诛错以谢之;国忠奉氂缨盘水,死于道周。左右之意未快,当时敢言者请以贵妃塞天下之怒,上惨容,但心不忍见其死,反袂掩面,使牵之而去。拜于上前,回眸血下,坠金钿翠羽于地,上自收之。呜呼,蕙心绔质,天王之爱,不得已而死于尺组之下,叔向母云“甚美必甚恶”李延年歌曰“倾国复倾城”此之谓也。(丽情集及大曲所载)

    白行简字知退,其先盖太原人,后家韩城,又徙下邽,居易之弟也,贞元末进士第,累迁司门员外郎主客郎中,宝历二年(八二六)冬病卒,年盖五十余,两唐书皆附见居易传。有集二十卷,今不存,而广记(四百八十四)

    收其传奇文一篇曰李娃传,言荥阳巨族之子溺于长安倡女李娃,贫病困顿,至流落为挽郎,复为李娃所拯,勉之学,遂擢第,官成都府参军。行简本善文笔,李娃事又近情而耸听,故缠绵可观;元人已本其事为曲江池〔24〕,明薛近兖则以作绣襦记〔25〕。行简又有三梦记一篇(见原本说郛四),举“彼梦有所往而此遇之者,或此有所为而彼梦之者,或两相通梦者”三事,皆叙述简质,而事特瑰奇,其第一事尤胜。

    天后时,刘幽求为朝邑丞,尝奉使夜归,未及家十余里,适有佛寺,路出其侧,闻寺中歌笑欢洽。寺垣短缺,尽得睹其中。刘俯身窥之,见十数人儿女杂坐,罗列盘馔,环绕之而共食。见其妻在坐中语笑。刘初愕然,不测其故,久之,且思其不当至此,复不能舍之。又熟视容止言笑无异,将就察之,寺门闭不得入,刘掷瓦击之,中其罍洗,破迸散走,因忽不见。刘逾垣直入,与从者同视殿庑,皆无人,寺扃如故。刘讶益甚,遂驰归。

    比至其家,妻方寝,闻刘至,乃叙寒暄讫,妻笑曰“向梦中与数十人同游一寺,皆不相识,会食于殿庭,有人自外以瓦砾投之,杯盘狼藉,因而遂觉。”刘亦具陈其见,盖所谓彼梦有所往而此遇之也。

    〔1〕韩柳指韩愈和柳宗元。韩愈(768—824),字退之,唐河南河阳(今河南孟县)人,曾任吏部侍郎等职。撰有韩昌黎集。柳宗元(773—819),字子厚,唐河东解(今山西运城)人,曾任柳州刺史等职。撰有柳河东集。二人都是唐代散文代表作家。

    〔2〕太平广记类书,北宋李昉等人奉旨编辑,太平兴国三年(978)书成,五百卷。参看本书第十一篇。下文所说的“他书”据鲁迅唐宋传奇集序例,指说海、古今逸史、五朝小说、龙威秘书、唐人说荟、艺苑捃华等。

    〔3〕阮籍(210—263)字嗣宗,三国魏陈留尉氏(今属河南)

    人,曾任步兵校尉。他蔑视世俗礼法,所撰大人先生传,叙写大人先生虚无的超世俗的人生态度。刘伶,字伯伦,西晋沛国(今安徽宿县)人,仕魏为建威参军。所撰酒德颂,叙写大人先生“惟酒是务”的生活。陶潜所撰桃花源记,叙写渔人在桃花源中所见村人安宁纯朴的生活情景;五柳先生传,叙写五柳先生的安于寒素,不慕荣利。这些文章的人物和故事,均出于作者的幻设,近乎寓言。

    〔4〕王绩(585—644)字无功,号东皋子,隋末唐初绛州龙门(今山西河津)人,曾官秘书省正字。所撰醉乡记,叙写超尘世的“醉乡”生活。韩愈圬者王承福传,叙写泥瓦匠王承福怡然自得、独善其身的处世态度。柳宗元种树郭橐驼传,叙写郭橐驼种树的故事,说明“任其自然,顺其本性”的道理。

    〔5〕古镜记王度古镜记及后文所述无名氏补江总白猿传,沈既济枕中记、任氏传,沈亚之湘中怨、异梦录、秦梦记,陈鸿长恨歌传、开元升平源、东城老父传,白行简李娃传、三梦记等,鲁迅唐宋传奇集均收入。

    〔6〕文中子即王通(584—617),字仲淹,王绩之兄。曾官蜀郡司马书佐。撰有中说等。死后其门人私谥为“文中子”

    〔7〕欧阳纥(538—570)字奉圣,南朝陈临湘(今湖南长沙)人,曾官安远将军、广州刺史。其子询(557—641),字信本,曾官太子率更令、弘文馆学士。

    〔8〕江总(519—594)字总持,南朝陈济阳考城(今河南兰考)人,陈时曾任尚书令,世称江令。

    〔9〕关于张鷟的籍贯,两唐书张荐传均作“陆泽”陆泽系唐时深州治所,在今河北深县。

    〔10〕莫休符唐昭宗光化时,官融州刺史。所撰桂林风土记,新唐书艺文志著录三卷,今存一卷。

    〔11〕朝野佥载新唐书艺文志著录二十卷,已散佚。

    今存辑本六卷,主要记述隋唐二代朝野遗闻。龙筋凤髓判,四卷,判词集,文皆骈俪,从中可知当时律令程式。

    〔12〕杨炎(727—781)字公南,唐凤翔天兴(今陕西凤翔)人,官至门下侍郎同平章事。

    〔13〕这里“贞元”应作“建中”据两唐书杨炎本传,贞元时杨炎已死,他获罪贬官在建中二年(781)。

    〔14〕建中实录新唐书艺文志著录十卷,宋史艺文志著录十五卷,系唐德宗建中时编年大事记。

    〔15〕文苑英华北宋李昉等人奉旨编撰。共一千卷,上续文选,收南朝梁末至唐代诗文。

    〔16〕汤显祖(1550—1616)字义仍,号若士,明临川(今属江西)人,曾官浙江遂昌知县。邯郸记,共三十六出,与沈既济枕中记相较,情节上多有增饰。另撰有紫钗记、还魂记(一名牡丹亭)、南柯记,与邯郸记合称临川四梦。

    〔17〕毛颖传韩愈在文中将毛笔拟人化为毛颖,叙写他的身世,借以抒发胸中郁积。

    〔18〕“吴兴才人”语见唐李贺送沈亚之歌:“吴兴才人怨东风,桃花满陌千里红”其序云:“文人沈亚之,元和七年以书不中第,返归于吴江”沈亚之(781—832),字下贤,唐吴兴(今属浙江)人。工于文辞,擅长传奇。下文所说“自谓‘能创窈窕之思’”见于沈下贤集卷二为人撰乞巧文。

    〔19〕白居易(772—846)字乐天,号香山居士。唐太原(今属山西)人,官至刑部尚书。撰有白氏长庆集。

    〔20〕开元升平源撰者一说为吴兢,记姚崇向唐明皇进谏十事的故事。

    〔21〕东城老父传又名贾昌传,撰者一说为陈鸿祖。

    〔22〕洪昇(1645—1704)字昉思,号稗畦,清钱塘(今浙江杭州)人,国子监生。所撰长生殿传奇,五十出,演唐玄宗、杨贵妃的爱情故事。

    〔23〕丽情集二十卷。作者张君房,北宋安陆(今属湖北)人,官尚书度支员外郎、集贤校理。该书已散佚,今存一卷。京本大曲,未详。

    〔24〕曲江池元石君宝撰。杂剧,四折。

    〔25〕薛近兖约明嘉靖时人。所撰绣襦记,四卷,四十一出。

    一说为明徐霖所撰。
上一页目录下一章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