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潇湘行

首页书架加入书签返回目录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

是他们的爱恨情仇与政治牢牢绑系在一起,而且渐渐习以为常成一种生活的常态,连同他们的亲人、爱人、朋友都无法摆脱同样的宿命。所以,此刻他们之间所有的是非曲折,只如夏日轻浅的风,微微浮掠过我眼前,就转瞬消失,倒是他们那些和凡人无几的情感,那深情,那困惑,那无奈,让我感动着不能忘怀。  

    参观刘少奇的故居,一个不大的四和院,院前是湖院后是山,此被称为风水学上的“前有照后有靠,四面青山环绕”正所谓地杰人灵。正是荷花亭亭玉立,香远益清的时节,池塘里的荷或是才露尖尖角,或是在恬娴中静静绽放着,默默远眺着那四合院里21间半的平房。随着导游的讲解,我逐个走过一间间屋子,最终驻足在刘少奇母亲生前住过的房间。屋内的摆设很简单,一张床一张桌子,靠东面的墙上,挂着刘少奇母亲的遗像,靠墙角放着一部年代久远的纺车。停留在遗像前,同行的旅客纷纷感叹刘少奇和他母亲的相像程度。据说,这张照片曾随刘少奇征战南北多年,他过世后,人们从他枕下取出了这张手绘的遗像。看来,母亲是对刘少奇一生影响很大的人,母亲也一直是他的精神和情感支柱,这个普通的中国妇女,在丈夫离开她和六个尚年幼的孩子那刻起,默默扛起了所有的家庭重担,用中国妇女特有的坚忍和顽强,在抚养孩子成人的同时,连同她的毅力一起留给了她的孩子,而自己终于积劳成疾,撒手人寰。刘少奇,曾经一度是中国第一领导人,而褪去所有的光环,他,只是一个深爱着母亲的孝子,忠孝不能两全的时候,对母亲,他惟有无法弥补的亏欠和内疚,所以那照片一直跟随了他那么多年,直到他走到人生的尽头。这,是就是一份真实而质朴的情感,一份儿子对母亲永远的牵念和眷恋,这份情意如此温暖,如此感人。  

    从刘少奇故居到主席铜像纪念广场,不过半个多小时的车程,山路有些颠簸,但是关于主席铜像运抵湖南,那些神奇的传说,虽不是第一次听说,如今重温,依旧让我的思绪随着山路一起,再次起起伏伏。对于正史,因为觉得过于呆板,所以我总是提不起兴趣,而那些流传在民间,被寻常百姓津津乐道的故事,却对我有种独特的吸引力。这样故事,在我看来,更接近真实,因为真实,所以丝缕渗透着真挚的情感,轻轻叩动我的心弦。当年主席的铜像在运送至韶山的路途中,检修完好的运送卡车却意外在途中“抛锚”地点在江西境内,主席曾经战斗多年的地方,也是他革命战友和妻子贺子珍的故乡,有人说:“这是主席当年奋斗了多年的地方,主席想停一停再走。”第二天“抛锚”的卡车未经过任何的修理,却意外的恢复了正常。主席的铜像被护送到纪念广场的时候,漫山的杜鹃在不属于它们的花季里,盛然齐放,主席的铜像上的红布被掀开的霎那,天上同时出现了“日月同辉”的奇异景象。这些至今都无法解释的奇相,一直都生动地流传着,说明了中国老百姓对主席比海更深、比天更高的情感。这情感,是一份永远的怀念,永远的崇敬。 

    主席其实也是一个凡人,他的情感,让我更感受到他亲切而真实的一面。导游说“不到滴水洞,就不能算到过韶山。”说完,她自己也为这番招牌式的广告打趣道:“一般都喜欢这样说。”当年,主席是准备带着江青同往的,只是江青最终未随主席同行。她提出的两个苛刻的条件,彻底破灭了主席最后一丝希望和期待,可是,在滴水洞,仍准备了江青的卧室、浴室,那浴室的瓷砖是翠绿色的,据说,当时的瓷砖只有黑白两种颜色,可是因为江青喜欢翠绿色,所以这些瓷砖是当时特意从前苏联运来的。而主席在离开滴水洞的时候,踌躇着迟迟不愿上车,在抽完一支烟后,他上车的瞬间说了两句意味深长的话:“该来的都来了么?不该来的一个都没来。”隐约的怅然和遗憾,应该是这话语外的另一种意境。可见,江青在主席心目中的地位。 

    江青,一个我找不到合适词语形容的女子,一个不能重视也不容忽视的女子,很多的无法确定和无从考证,让她的遭遇多少带上了些神秘的色彩。有一点是可以肯定的,如果站在一个不带任何政治情感色彩,一个完全中立的立场上评说,她的故事是一道无法全然破解的谜,令人充满好奇,她的爱情是一首绚丽的诗,她用女人的心思甚至和手段牢牢捍卫着属于她的情感。一种探究心理的作祟,也是因为她的所作所为,直接或间接的,影响甚至左右了几位伟人的命运,而这些伟人,在我们的心目中是如此的崇高和伟大,所以,她,似乎是个罪人,可是,她,似乎又满腹委屈,她,依旧是动荡政治时局的牺牲品,尽管,为她掘墓并最终埋葬自己的,不是别人,正是她自己。关于江青的文字不多,一位陌生的游客不以为然地说:“那样的时代,谁敢写她啊,怕言过其词了,影响了伟人的清誉,写得不深刻,又无法采信于人。”的确,那样的年代,我们没有经历过,想象永远不能代替那时那景,我们无权去评说他们的得失功过,所以,随行领导的那句话,取代了我今天行程的其他收获,在我心里留下了最深刻的印记,这便是原因所在。 

    今天的行程,因为很多的故事和传说,稀释了原本想象中的枯燥和乏味。最能牵动我的,依旧是情感,亲情,友情和爱情。情感不因地位的高低而产生贵贱之分的,凡人和伟人,他们的感情一样的澄澈,一样的温暖。我们都有对真情的渴求和向往,在能或不能间取舍着,而我也习惯在这样的感情中,感动并迷失自己,这,大概就是朋友们习惯用“过于感性”来形容我的真正原因,就算是革命老区浓郁的红色情感和政治色彩,依然丝毫动摇也渲染不了我。所以,穿越时空和距离,我的牵挂依旧不时萦绕着,留一份短暂而专注的想念,给自己认为值得的人,是一种幸福和满足。
上一页目录下一章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