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第十二章血战密州下

首页书架加入书签返回目录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

将李思业扯下来,按倒在数块门板之后。

    又是一阵‘劈劈啪啪’的乱响,数十声惨叫从城墙上传来,这是没有来得躲藏的士兵被铁丸击中了。

    此后火炮便没有再停过,一直将城上的守军死死压制得抬不起头来,城下的敌人趁机运来大量的泥土,渐渐地填平了护城河。

    突然,炮台方向连续传来五声沉闷的巨响,火炮炸膛了!城上顿时欢腾起来,仿佛胜利已经属于自己,但也正是随着这五门火炮的炸膛,胜利的天平确实已经开始向振威军倾斜。

    接下来的战斗再也没有多少悬念,没有了火炮的威胁,振威军重新开始占据上风,巨型抛石器射出的巨石、火球和火药包均给时青军造成了极为惨重的死伤,虽然敌军填平了护城河与守军展开了攻城白刃战,但密州城军民上下同仇敌悍,连妇女、老人也登城助战,使得时青军最终也未能登上密州城墙一步。

    随着时间的慢慢推移,时青军的士气开始低落,连续五天的进攻都告失利,在损兵超过两万后时青决定最后孤注一掷之时,突然传来一个不利的消息:益都府李全率八万军攻破博州。时青闻此讯顿时如五雷轰顶,他痛苦地望着坚如磐石的密州城,突然喉头一甜,一口血喷了出来。

    “金哀宗天兴元年,太祖兴兵之初,博州贼时青领三万人围攻密州,激战六日,贼军大败,贼首时青遂死于乱军之中。”

    —北唐.太祖本纪之密州血战

    时青军兵败,密州城欢欣鼓舞,成了沸腾的海洋,人们纷纷蜂拥到城墙上的将家中的面饼、鸡蛋乃至凉茶、白水送给杀敌保家的的子弟兵们,由于在战场上缴获了大量的物资,李思业趁机向密州民众发起从军的号召,一时间,密州城掀起了参军的狂潮,仅五日功夫,振威军便扩至四万。

    ‘密州青壮几近罄空’,这是后来的柴焕在北唐振威演武堂的开学典礼上对战争中民心的评价。

    由于人数猛增得出人意料,原有的军事体制太小,已不能适应万人大规模作战的要求,李思业和众人商量后,决定重新改革军制,这就是北唐军事史上著名的‘密州建制’。

    军制在宋国军制的基础上引用了部分唐朝军阶,首先以振威军为直属军队的总称,李思业自领振威军大将军;其下分为卫、营、都、伍四级。

    达到万人则称卫,每卫最多以五万人为限,且每卫中必须都要有步、骑、神机三个大兵种,卫的长官称上将军,其下设左中右郎将各一人为副;其中以龙、武、虎、雀四卫为李思业直属。

    卫下是营,为千人级,每一营的上限为九千人;长官称都尉,两名副手称果毅都尉,从营开始就以兵种建制,也是从营开始,首领才能称为将军。

    营下是都,为百人级,每一都的上限为九百人;长官称校尉,两名副手称折冲校尉。

    都下是伍,为十人级,每一伍的上限为九十人;长官称伍长,只设一副,称伍副。

    另外,李思业又挑选了三千精兵为亲兵营,以宋涌泉为亲兵营都尉,秦小乙、黄耀为果毅都尉。

    这样密州建制后,振威军下的第一卫—苍龙卫正式成立,李思业兼任苍龙卫上将军,周翰海为右将军领步兵营;宋大有为左将军领骑兵营;冷千铎为中将军领神机营,不过现在还没有火炮,就把弩兵划给了神机营。

    在密州解围的半个月后,李思业在军中举行了一个盛大的仪式,哀悼在密州保卫战中阵亡的将士,在一块高三丈宽一丈的石碑上密密麻麻刻满了三千名阵亡将士的名单,后来这块碑被北唐英烈祠所藏,与内乡十壮士碑并列在第一陈列厅。但这次密州战役最耀眼的英雄却是舍身炸炮的晁氏兄弟,在哀悼仪式上,李思业当着四万振威军的面,将振威军苍龙卫骑兵第一都的军旗授与了晁氏三雄中的大哥晁雄(晁氏七雄已阵亡四人),任命其为骑兵营第一都都头,其兄弟晁义和晁杰为左右副都,此后,晁氏三雄的骑兵旅一直便是振威军中一只最强硬的拳头。
上一页目录下一章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