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第三十节 蒙蔽

首页书架加入书签返回目录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

王后就是。

    刘邦激动得不知道好,只是拉着张良的手一个劲地应是。

    第二天,两人正在讨论怎么凭借这几千人灭秦的时候,又有使者来报说是城外又发现一彪军马开过来。

    这支军队打着的是红旗,看起来是魏军,不过等他们走进后,站在城头上的刘邦和张良都注意到,这些魏军的打扮并不一致,他们的旗帜式样也不统一。

    “看起来是魏国的望族私军,”张良对刘邦说道:“他们可能是听说我们夺回陈留,就开过来收复城池了。”

    “有可能。”刘邦点点头,他一眼看去,觉得这支五百多人的魏军可能是由七、八支望族的私军组成的,其中最大的一支规模十分惊人,有十辆战车,还有上百骑士,全部都是车马兵——而刘邦在遇到张良前,他总计才有五十辆战车,二百多骑兵。

    这些车马兵显然也是这支魏军的主力,他们旗帜招展,衣甲鲜明,还都穿着厚厚的棉衣。这支兵马在距离陈留一箭之地外停了下来后,就有一辆战车笔直地驶了出来,带着上面的人来到了陈留城下。

    “上面可是沛公?”战车上的人向城头呼喊道,北风把他的呼喊声送了过来。

    刘邦看了看大声呼喊着的年轻武士,感到十分眼熟,片刻后刘邦猛地一拍手:“原来是他!”

    “快,”刘邦招呼卫士:“快开城门,我下去迎接。”

    和张良下城的时候,刘邦告诉对方:“这个武士以前是魏相周市的部下,曾经两次作为使者出访我的军营。”

    “他叫什么?”张良问道。

    “不知道。”刘邦摇摇头:“他两次劝降不成,自称有辱先人,说什么也不肯报出姓名来。”

    “这又什么可有辱先祖的?”张良不禁笑道:“又不是做了什么不忠不义的事。”

    刘邦没有答话,他自然不会说自己当时把对方骂了个狗血喷头。

    不过今天看这个人的排场,好像还是一个实力颇强的魏国贵族,上次刘邦还以为对方只是一个普通望族子弟而已。

    “果然是沛公。”见面后,曾经的魏国使者对刘邦行礼道:“吾王传檄全国,命令国内豪杰尽数去巨鹿与大王汇合,我和几个友人出来了晚了一些,昨天本来只是经过陈留,突然听说沛公在此,就过来一见。”

    这个人果然是这支魏军的领袖,魏王豹已经带着大部分手下的魏国贵族赶去巨鹿,今天刘邦遇到的这些都是落在后面的,有个还是从三川赶来的。这支魏军本来也没想来陈留,但昨天他们遇到一个刘邦派出去的安民使者,领袖确定是刘邦在陈留后就专程赶了过来。

    刘邦还了一礼,介绍张良道:“这是韩司徒张良。”

    “司徒。”魏国人肃然起敬,又试探着问道:“司徒没有去巨鹿吗?怎么来我们魏境了?”

    “大王命我助沛公。”张良简单地答道:“不知足下姓名。”

    魏国人微微一笑:“在下陈氏,单名一个平字。”

    这次轮到刘邦和张良肃然起敬了。

    有氏称氏,无氏称姓。好比秦王姓赵,但秦始皇绝对不会自称赵政,别人也都只会叫他嬴政。楚王熊氏芈姓,和秦王一样无论自称还是别人称呼他都是熊心而不是芈心。

    眼前这个陈平既然有氏,那就说明他出身历史悠久的贵族之家。

    又说了几句,刘邦和张良才搞明白,陈平还不知道刘邦被任命为楚国南路军的统帅,以为刘邦也会向巨鹿集结,陈平是过来想和刘邦结伴而行的。

    当陈平得知刘邦和张良要南去武关的时候,他脸上也是掩饰不住的失望。

    虽然知道迟早要分手,但刘邦仍极力邀请陈平在陈留呆上一天,叙叙旧再走不迟。

    就在陈平踌躇的时候,又有一个使者从城内赶出来,向刘邦报告道:“沛公,蒯彻来了,是鲁公派来的。”

    ……

    “沛公,”一见到刘邦,蒯彻就焦急地叫道:“沛公不念和鲁公的金兰之交了吗?”

    杀了宋义之后,项羽立刻就再派人来唤刘邦,对于项羽而言,刘邦手下的几千精兵还是极为重要的,不但能够充实军队,而且不但用来对付秦军、范增还是怀王都很有用。为了达到目的,项羽派出了他手下最杰出的说客——蒯彻。

    没有了宋义的干扰,蒯彻平安渡过黄河,冒着风雪赶到陈留见到了刘邦。

    刘邦不是一个人过来的,除了他的亲信外,刚刚来与他会合的张良、陈平都都在不远处。

    蒯彻不加掩饰的焦急和叫声,让刘邦和他周围的人都愣住了。

    张良咳嗽了一声,向刘邦道声得罪,不等对方回答就匆匆走开,陈平也忙不迭地说他还要照顾手下,追着张良的背影而去。

    外人走后,身边只剩下自己的部下后,刘邦才向蒯彻说道:“蒯先生何出此言啊?”

    蒯彻说项羽连派了几个使者,却都不见刘邦回音,刘邦急忙解释说他自从定陶后他根本没见到项羽的使者,反倒只有宋义的使者不停地来催他赶路。

    听刘邦解释清楚后,蒯彻脸上露出了喜色:“那沛公就赶快率军北进吧。”

    “岂有此理?”刚才一直没出声的郦食其叫了起来:“沛公身负君命,统兵伐秦,怎么能半途而废?”

    “这位先生是?”蒯彻向刘邦问道。

    “是我的部将。”刘邦简单地说道。

    “哦,”闻言蒯彻就不再管郦食其,正色对刘邦说道“沛公与鲁公金兰之交,现在已经是天下皆知,如今鲁公有难,沛公却置之不理,岂不是要被天下人耻笑?”

    “鲁公有难?”刘邦确认道。

    “正是,”蒯彻点点头:“鲁公为宋义掣肘,一身本领施展不出来,现在宋义更包藏祸心要加害鲁公,鲁公就把他杀了。”

    “鲁公把大将杀了!”刘邦的部将们无不是失声惊叫。

    “这是叛逆啊,是犯上作乱。”郦食其大叫起来,现在楚国相位空悬,大王不在就以大将为尊。

    蒯彻笑了一声,第一次面对郦食其:“大将?谁说宋大夫是大将?”

    “卿子冠军,”郦食其像是察觉到了自己的失言,但仍争辩道:“大王让卿子冠军节制三军,号令诸将,等同大将。”

    “也就是说,不是大将?名不正则言不顺。”随着郦食其的气势减弱,蒯彻的声势愈发高涨:“为什么大王没有直接任命他当大将?”

    问出这个问题后,蒯彻就目光炯炯地看着郦食其。

    “因为宋大夫没有功劳。”郦食其虽然被蒯彻看得十分不舒服,但他还是不愿意强辩,老老实实地答道。

    “不错。”蒯彻重重地点头:“大王虽然宠爱宋大夫,但是他没有功劳,功劳都是沛公和鲁公的。如果宋大夫这次能借用沛公和鲁公的武勇,那么破秦之后宋大夫说不定也能当上大将,但现在他还不是,而宋大夫不想着和鲁公和衷共济,反而嫉贤妒能,处处和鲁公为难,这岂不是辜负了大王的期待?”

    “这都是你的一面之辞。”郦食其反驳道。

    “等沛公见到鲁公,自然就知道是不是臣在欺哄。”蒯彻面无惧色地说道:“再说,臣这里还有鲁公的亲笔信。”

    刘邦接过蒯彻的书信看了看,长叹口气然后递给手下。

    蒯彻盯着刘邦:“在彭城的时候,大王对沛公、鲁公都是信任有加,而一离开彭城,卿子冠军就与鲁公为难,臣敢问沛公,这到底是奸邪还是忠良?”

    刘邦又是一声叹息。

    “臣还敢问沛公,”蒯彻趁胜追击:“沛公身膺重任,和宋大夫并为南北路统帅,现在鲁公深陷险境,沛公却罔顾金兰之义,这是……”

    “不用再说了,”刘邦伸手打断了蒯彻:“我这就带兵去与鲁公汇合。”

    “多谢沛公。”蒯彻大喜道。

    刘邦给本部下达命令后,就去找张良、陈平。

    听说刘邦的决定后,陈平显得十分欣喜,他本来也要去巨鹿与魏王会合,现在刘邦能与他同行当然是求之不得;张良则显得有些吃惊,不过询问了几句后,见刘邦心意已定张良就慨然说道:“我是奉君命来助沛公,沛公既然不打算去关中了,那我自然要跟沛公去巨鹿。”
上一页目录下一章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